生物多样性百科脊椎动物黑顶蛙口夜鹰

白癜风激光治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099479.html
                            

美丽云南——生物多样性百科

今天

小编要带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动物黑顶蛙口夜鹰

黑顶蛙口夜鹰

Batrachostomushodgsoni

脊椎动物,鸟纲,夜鹰目,蟆口鸱科,蛙嘴夜鹰属。别名黑顶蛙嘴夜鹰、黑顶蟆口鸱、“老害怕”等,多栖息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带,是中国唯一一种蟆口鸱,国内仅云南分布。照片摄于普洱。

黑顶蛙口夜鹰为中等体型鸟类,体长约为24厘米左右,喉部为白色,头部顶端大多为黑褐色并伴有棕色斑纹。身体上部包括双翅以及尾部的表面为棕褐色,夹杂有黑色横斑和白色圆斑。

黑顶蛙口夜鹰是黄昏猎手和夜间精灵,白天却是一个十足的“大懒虫”。这样“颠倒时差”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夜鹰目鸟类都是“夜猫子”,它们大多在黄昏时开始觅食,有人曾见到过其在空中成功捕捉昆虫的样子。相对于黄昏和夜晚的活跃,白天黑顶蛙口夜鹰常常躲在树木或灌木丛密集的枝丫间睡大头觉,正如照片中的那样。不过,千万不要认为黑顶蛙口夜鹰“睡死了”,其实它随时保持着警惕,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马上“跑路”。

在云南,黑顶蛙口夜鹰被人们叫做“老害怕”,特别是小孩子晚上闹腾不睡觉时,大人们常常都会吓唬说:“你再不乖,小心晚上‘老害怕’来找你。”一般情况下小孩子就会被吓得乖乖睡觉去了。

“老害怕”这个充满云南风味的“外号”来自于黑顶蛙口夜鹰的嘴巴,和其他鸟类比较尖长的喙(鸟类嘴巴的统称)不同,黑顶蛙口夜鹰的喙较短,但却有着夸张的宽度,当其张开喙时很像蛤蟆或青蛙的大口,再加上其夜间活动的习性,所以就成为了民间恐怖元素“老害怕”的原型。

虽然外号不好听,但是黑顶蛙口夜鹰绝对是人类的朋友,它能消灭蛾子、蝗虫等大多数种类的害虫,不过由于人类频繁的活动以及对其栖息地的破坏,如今野外已经很难再见到黑顶蛙口夜鹰了。

王英,生态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云南省摄影家协会、昆明摄影家协会会员。参与完成国家基金项目《胡兀鹫繁殖生态学》的研究拍摄。长期从事鸟类生态摄影,致力于用镜头诠释自然之秘。

一起来回顾一下

前几期

生物多样性百科的知识点

我和搭档“小蘑菇”一起勇闯天涯——种子植物黄花杓兰

好暖气,梭砂贝母造!——种子植物梭砂贝母

贫瘠之地的蓝色精灵——种子植物华丽龙胆

哦,我不需要专一的爱情——脊椎动物青脚滨鹬

统筹: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原标题:《脊椎动物黑顶蛙口夜鹰?:嘴大吃四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angjk.com/afhzp/566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51059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