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执医笔试中内病证歌诀上

肺系病证

一、感 冒

病证歌诀

伤风四季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

恶寒发烧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酷暑湿岐,

再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凡人伤风

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

虚体伤风

4.气虚伤风证——参苏饮

5.阴虚伤风——加减葳蕤汤

二、咳 嗽

病证歌诀

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纲要,

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三子法痰湿,内伤痰热清金方,

怒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6.怒火犯肺证——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7.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

三、哮 病

病证歌诀

哮证发生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三子养亲化风痰,

青龙石膏寒包热,虚哮固本最关联,

肺脾肾虚有主次,六君生脉金水煎。

发生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证——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加减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加减

缓和期

6.肺个性虚证——六正人汤加减

7.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 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 证

病证歌诀

喘分底细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

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

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痹五磨专,

生脉补肺脱参附,肾虚不纳参蛤散。

实喘

1.风寒壅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

虚喘

1.肺气耗费证——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合黑锡丹加蛤蚧粉

五、肺 痈

病证歌诀

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

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早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

殨脓加味桔梗施,复原沙参桔梗匡。

1早期——银翘散加减

2成痈期——令媛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3殨脓期——加味桔梗汤加减

4复原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六、肺 痨

病证歌诀

肺痨正虚痨虫致,性属濡染慢虚疾,

咳嗽咯血形孱羸,潮热冷汗特色具,

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1.肺阴不足证——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证——补天大造丸

七、肺 胀

病证歌诀

肺气胀满多末年,喘咳上气病绸缪,

外寒里饮小青龙,痰蒙神窍用涤痰,

苏子三子相加减,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水泛真武五苓散,

肺肾气虚平喘固,补肺投合为加减。

1.外寒里饮证——小青龙汤

2.痰浊壅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3.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4.痰蒙神窍证——涤痰汤

5.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

6.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八、肺 痿

病证歌诀

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

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

虚热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1.虚热证——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2.虚寒证——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心系病证

一、心 悸

病证歌诀

胆怯惧怕安神态,血汗不够归脾施,

阴虚火旺补心丹,心阳不振用桂枝,

苓桂术甘水凌心,桃仁红花瘀阻治,

痰火扰心温胆汤,计议病情份底细。

“桂枝”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胆怯惧怕证——安神定志丸加减

2.血汗不够证——归脾汤加减

3.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4.水饮凌心证——苓桂朮甘汤

5.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

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加减

二、胸 痹

病证歌诀

胸痹底细宜补通,胸背彻痛闷如窒,

度量气滞疏肝散,血府逐瘀活法立,

栝蒌半夏通痰阻,寒凝枳薤当归逆,

气阴生脉合养荣,心肾阴者天王宜,

心肾阳虚补心阳,参附右归从本议。

1.血汗瘀阻证——血府逐瘀汤

2.气滞度量证——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三、心衰

心衰喘肿心悸促,

气虚血瘀保血府,

气阴生脉合逐瘀,

真武葶苈治阳虚,

喘脱参附龙骨牡。

1.气虚血瘀——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2.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

3.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4.喘脱危证——参附龙骨牡蛎汤

四、不 寐

病证歌诀

不寐底细事理深,肝郁化火龙胆斟,

痰热内扰胃不和,温胆为法崇经云,

心脾两虚归脾施,心肾不交六味丸,

心胆气虚安神态,是疾尚虚医精力。

1.怒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证——归脾汤

4.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脑系病证

一、头痛

病证歌诀

头痛自发病由多,外感内伤需辨别,

风寒川芎茶调剂,风热芎芷石膏见,

风湿羌活为胜湿,肝阳天麻潜息风,

贫血四物需加味,痰浊半夏白术伴,

肾虚大补益精美,瘀血通窍来止痛。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加减

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加减

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加减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加减

2.贫血头痛——加味四物汤加减

3.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4.肾虚头痛——大补元煎加减

5.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加减

二、眩 晕

病证歌诀

诸风掉眩肝风荡,髓亏血乏痰火伤,

晕眩呕恶汗自泄,急标缓本辨证昌,

肝阳上亢天麻潜,气贫血虚归脾汤,

痰浊中阻夏白术,肾亏左归瘀阻通。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贫血虚证——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够证——左归丸加减

4.痰浊中阻证——半夏白朮天麻汤

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加减

三、中 风

病证歌诀

中风需分络脏腑,风痰瘀阻半夏术,

风阳天麻阴镇虚,中腑阳安阴闭苏,

脱证参附生脉固,复原痰瘀需解语,

气虚络瘀阳还五,肝肾左归地黄补。

(一)中经络

1.风痰瘀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

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证——镇肝熄风汤加减

(二)中脏腑

(1)闭证

1.阳闭证——羚羊角汤适用安宫牛黄丸加减

2.阴闭证——涤痰汤适用苏合香丸加减

(2)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三)复原期和后遗症期

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加减

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加减

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四、癫 狂

病证歌诀

癫证发愁久致郁,气滞津聚忧郁脾,

痰气郁结顺气导,心脾两虚养心宜。

狂证愤怒不得宣,化火挟痰神逆乱,

痰火扰神审病机,生铁落饮相加减,

痰热瘀结梦醒汤,二阴虎魄救伤阴。

癫证

1.痰气郁结证——悠闲散合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证——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

狂证

1.痰火扰神证——生铁落饮加减

2.痰热瘀结证——发疯梦醒汤

3.火盛伤阴证——二阴煎合虎魄养心丹加减

五、痫 证

病证歌诀

痫证产生多先天,惊惧脑伤气逆乱,

昏仆抽风吐涎沫、声类畜叫总由痰。

定痫丸主风痰阻,火盛涤痰并龙胆,

瘀阻脑络通窍可,心脾虚归六君赞,

左仙逝王来补心,心肾亏虚滋是全。

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加减

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加减

4.心脾两虚证——六正人汤合归脾汤加减

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六、板滞

病证歌诀

神机失用板滞现,髓海不够神态异,

七福为补髓海虚,脾肾两虚还少治,

痰浊蒙窍需清洗,瘀血内阻通窍利。

1.髓海不够证——七福饮加减

2.脾肾两虚证——还少丹加减

3.痰浊蒙窍证——涤痰汤加减

4.瘀血内阻证——通窍活血汤加减

脾胃病证

一、胃痛

病证歌诀

胃痛香良散寒凝,保和丸消食积停,

湿迷恋阻清中煎,柴胡主疏肝气行,

发笑丹参活瘀血,一向芍甘阴虚更,

黄芪建中温脾胃,公则不痛寓意精。

1.寒邪客胃证——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迷恋阻证——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证——发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耗证——一向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加减

二、胃痞

病证歌诀

心下痞塞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软,

饮食阻滞保和丸,痰湿二陈平胃散,

热阻连朴通胃满,越鞠枳术和胃宽,

脾虚胃弱补中气,胃阴不够益胃疗。

1.饮食内停证——保和丸加减

2.痰湿中阻证——二陈平胃汤加减

3.湿热阻胃证——连朴饮加减

4.肝胃不和证——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5.脾胃病弱证——补中益气汤加减

6.胃阴不够证——益胃汤加减

三、呕 吐

病证歌诀

胃失和降气上逆,底细详辨定缓急,

食伤外邪犯胃腑,保和丸施香浩气。

痰饮半夏合苓桂,疏肝四七气虚君,

理中脾胃虚寒型,麦门堪为胃阴虚。

1.外邪犯胃证——藿香浩气散加减

2.食滞内停证——保和丸加减

3.痰饮中阻证——小半夏汤合苓桂朮甘汤加减

4.肝气犯胃证——四七汤加减

5.脾胃气虚证——香砂六正人汤加减

6.脾胃阳虚证——理中汤加减

7.胃阴不够证——麦门冬汤加减

四、噎 膈

病证歌诀

噎即噎塞膈为拒,酒食所伤忧思郁,

标本底细当首察,启膈化阻利痰气。

沙参麦冬润津亏,通幽瘀血最适合,

气虚阳微实难治,补气运脾延期望。

1.痰气交阻证——启膈散加减

2.瘀血内结证——通幽汤加减

3.津亏热结证——沙参麦冬汤加减

4.气虚阳微证——补气运脾汤加减

五、呃 逆

病证歌诀

胃气上逆呃难停,食乖正亏志不和,

实证胃寒或火逆,丁香竹叶石膏多。

若属气机郁滞型,五磨顺气勿蹉跎,

更有阳虚理中施,阴虚益胃成效卓。

1.胃冷气逆证——丁香散加减

2.胃火上逆证——竹叶石膏汤加减

3.气机郁滞证——五磨饮子加减

4.脾胃阳虚证——理中丸加减

5.胃阴不够证——益胃汤加减

六、腹痛

病证歌诀

腹痛脏腑气血分,寒热底细审病因,

寒则良附热承气,食积导滞枳实通,

实痛疏肝气不运,血停少腹除瘀根,

虚则温补建中饮,通字义广模范深。

1.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浩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加减

5.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加减

6.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加减

七、泄泻

病证歌诀

泄泻便稀换衣烦,湿胜脾虚最关键,

藿香浩气除寒湿,湿热葛根汤芩连。

痛泻要方肝乘脾,保和食滞肠胃间,

参苓白术脾胃弱,四神泻在拂晓前。

1.寒湿内盛证——藿香浩气散加减

2.湿热伤中证——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3.食滞肠胃证——保和丸加减

4.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加减

5.脾胃病弱证——参苓白朮散加减

6.肾阳虚衰证——四神丸加减

八、痢 疾

病证歌诀

痢下赤白并腹痛,里急后重夏秋生,

湿热疫毒内伤食,损伤脾胃肠澼成,

疫毒清冷白头翁,湿热芍药定掂量,

寒湿浩气金不换,阴虚驻车养阴清,

真人善治虚寒痢,连理憩息痢收功。

1.湿热痢——芍药汤加减

2.疫毒痢——白头翁汤加减

3.寒湿痢——不换金浩气散加减

4.阴虚痢——驻车丸加减

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6.憩息痢——连理汤加减

九、便 秘

病证歌诀

便秘脾肾关联密,胃肠传导论病机,

不通晦涩便时长,治分热冷与气虚。

热结麻丸冷温脾,气结六磨能解急,

黄芪擅治气不运,增液润肠阴贫血,

阳虚济川温则通,诸症便秘离肠去。

1.热秘——麻子仁丸加减

2.气秘——六磨汤加减

3.冷秘——温脾汤加减

4.气虚秘——黄芪汤加减

5.阴虚秘——增液汤加减

6.贫血秘——润肠丸加减

7.阳虚秘——济川煎加减

原版为大学教材版,根源于网络

懒人医考依据执业医生纲要校订整治

若有侵权,请干系咱们

后续章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angjk.com/afhzz/293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