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热不要只会用龙胆泻肝丸,这3个中成药

说起祛湿热的中成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龙胆泻肝丸,但是临床上很多患者使用龙胆泻肝丸后效果不好,这是因为湿热的位置不固定,比如龙胆泻肝丸,它最适合的是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百家新收益#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这样的人同时还会伴有目赤口苦、烦躁易怒,以及大腿根潮热出汗等症状,但如果湿热停留在了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三个中成药效果更好:1、湿热停在脾胃,推荐藿香清胃片:如果您总感觉胃里不舒服,隐隐发热,烧心反酸,消化不良,缺乏食欲,口臭,四肢困重,懒得动,大便稀溏不成型,这是湿热停留在脾胃的典型症状,可以选择藿香清胃片清理脾胃湿热。藿香清胃片由泻黄散加味而来,其中泻黄散出自宋代钱乙的《钱氏小儿直诀》卷四,治脾胃实热。藿香清胃片方中广藿香芳香化湿,醒脾悦胃,石膏、栀子清泻脾胃积热,为君药;防风疏散脾胃伏火,为臣药;南山楂、六神曲消食化滞,为佐药;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化湿、醒脾消滞之功。主要用于脾胃湿热所致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苦口臭。

2、湿热停在膀胱,推荐八正颗粒:如果您出现明显的尿频,尿急,尿量少,小便发黄,尿道隐隐发热灼痛,同时伴有大腿根发热潮湿,嘴里黏腻发苦,可以选择八正颗粒清利下焦膀胱湿热。八正颗粒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以滑石、木通为君药。滑石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扁蓄、瞿麦、车前子为臣,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之常用品。佐以山栀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是为佐使之用。诸药相合,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要用于下焦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3、湿热停在下肢,推荐四妙丸:如果您感觉双腿,膝关节、脚关节或脚趾等部位红肿灼热,好像火烧一样疼的不行,冰敷一下才舒服,同时伴有双腿困重,发软无力,可以选择四妙丸祛湿热止痛。四妙丸出自《丹溪心法》,方中以黄柏为君药,取其寒以胜热,苦以燥湿,且善除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健脾燥湿除痹,共为臣药。牛膝活血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药直达下焦,为佐药。因《内经》有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机关也。薏仁独入阳明,祛湿热而利筋络。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之功。主要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yangjk.com/afhzz/668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