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http://www.csjkc.com/m/中国人爱喝粥,古人与今人、富人与穷人,南方人与北方人,无一例外。朋友老秦前些日子因病住院。过生日那天,儿子经医生同意接他回家为他祝寿。当晚,儿子儿媳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老秦只是尝了几口,便放下筷子。老伴深知他的心思,连忙去厨房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老秦喝了一碗,又要了一碗。那是普通的南瓜粥,他喝了几十年。喝完后,他打了个饱嗝,抹了一下嘴,满意地说,香,真香,还是南瓜粥香。我父母在世的时候,家里经常喝二米粥,就是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煮的粥。父母都是山东人,吃小米长大。小时候我们儿女跟随父母在南方生活了近十年,南方人几乎顿顿离不开大米,我们也逐渐适应了喝大米粥。后来全家定居山东,父母便两者兼顾,煮二米粥,偶尔里面加一些红枣或桂圆。如今父母都已离世多年,但我们做儿女的,早饭或晚饭,还是喜欢喝二米粥。中国人喝粥有长达多年的历史。《周书》上有“黄帝蒸谷为饭,烹谷为粥”的记载。《说文解字》也有“黄帝初教作糜”之说。《辞海》里则解释饘为厚粥,“厚曰饘,稀曰粥”。哈佛大学公共健康专家经十几年研究,做出了“各种由粗杂粮煮的粥,对人类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的成果报道。亦有国外媒体宣传,长期食用粗粮粥,几乎避开了所有疾病,尤其是心脏疾病。有史料记载,中国人在医学发明早期,粥是作为药物使用的主要治疗手段。诗坛寿翁陆游一生爱喝粥,以享年88岁的高龄离世。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实属罕见,这与他深受米粥补养之益不无关系。他写了一首《食粥歌》:“世人个个学长年,不语长年在目前。我得宛立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寥寥数句,把普通的粥提升到修炼人格、健康长寿的高度。中国疆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的住民食粥,会选用当地的粥料。譬如东北盛产玉米,东北人便喜欢喝玉米粥,尤其是那种玉米大碴子粥。粗粗拉拉的碎玉米粒,加一些芸豆、红豆、豇豆、薏米、花生。煮前,将食料洗净,浸泡,然后放在锅里,多加些水慢慢熬。其营养丰富,色彩缤纷,味道浓香,再佐以自家腌制的酸白菜、辣萝卜条,吃起来十分开胃。白粥是广东人传统的早餐,当地人将没有放任何佐料的大米粥统称为白粥。上好的白粥,用一年一季的新米,讲究软、绵、滑、糯。主要食用功效为滋补元气,止泻,生津液,畅胃气。煲白粥须掌握好火候,先旺火后转为小火,盖上锅盖,留一道缝慢慢熬。若用柴火煲白粥,吃起来会别有一番味道。而白粥配油条是绝代双骄,黄金搭档,用广东话说就是白粥油炸鬼。记得多年前去黄山旅游,在山下一家农家乐喝过一种蔬菜粥。粥由糙米与菠菜、芹菜、韭菜、芫荽、小葱一起煮,喝起来格外清香。与老板娘闲聊,她说听上辈人讲,菠菜象征财气,芹菜象征勤劳,韭菜象征地久天长,芫荽象征缘分,葱象征聪明。听听,我们的老祖宗多么有智慧,多么有想象力。这智慧和想象力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吃惯了精米白面,膏粱厚味,满足了嘴,却伤害了胃,闹出了一身病,渐渐开始寻找素淡健康的饮食方式。喝粥,即打开一条内心追求的通道。如时下很多大饭店一改往日的高冷作派,推出亲民温厚接地气的家常粥品,颇受大众的热捧。我家附近的美食街,一些经营多年的饭店陆续关门易主,唯有粥品店,生意兴隆,食客络绎不绝。在中国,粥的品种花样繁多,且不断推新。素粥,肉粥,杂粮粥,水果粥,海鲜粥……粥粥不息。除平日里喝粥,中国还有一个从古到今经久不衰的喝粥节日——腊八节。按照传统习惯,农历十二月初八,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这一天,民间流行喝腊八粥。关于腊八粥的起源、配料和制作,恐怕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只好留待下回分解吧。一粥一饭,简单的一日三餐,构建了人类的血肉,供养着人类的生命。它蕴含了自然之真,滋润着我们的身心。